此心所向步履所往
——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
一级法官豆丽娟先进事迹
豆丽娟同志是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法院的一名优秀女法官。先后荣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一等功。
豆丽娟同志在立案庭下设的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主要负责诉前调解,并承办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合同、劳动争议、劳务合同、医疗纠纷、劳务者受害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等类型的案件。年3月至11月,她共成功主持诉前调解案件余件,同时受理各类民事案件件。
刚进法院的时候,豆丽娟同志便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认真办理案件,做好所有小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些年来她一直都在坚守这个目标。
在民事法庭工作的几年里,面对每一起案件,豆丽娟都平等对待双方当事人,讲明道理、阐明法理,希望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在负责诉前调解工作后,经常面对的是家长里短,吵吵闹闹,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理解,有时她也会抱怨,也会觉得委屈,但初心始终未改。因为她知道,人民法官扎根最基层,服务老百姓,是司法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些看似小的不能再小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家庭甚至是社会埋下隐患。
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豆丽娟同志自己觉得很满足,因为群众释怀的微笑给了她无穷的能量,群众的口碑给了她无尽的力量。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豆丽娟同志以法官的良知和爱心,以大无畏的精神做了一件暖心事。年12月,她向一位远在广州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甘肃省首例公务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上大学的豆丽娟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给我永远的臭臭》,这是一位母亲写给自己身患绝症去世的孩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深深悲痛和眷恋让她久久不能平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街头的一辆采血车正在为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建库做宣传。豆丽娟毅然决定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年8月2日,豆丽娟同志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告知她,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她初配成功。她欣然有这样的机会,让一个人免于死亡,让一个家庭免于破碎。
捐献对提供者的健康要求非常严格。之后的高分检,豆丽娟同志有项指标一直偏高,而这细小的指标,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整个摧毁。豆丽娟同志不断调整着焦急、担心、渴望的情绪,一边配合医生要求清淡饮食,一边祈愿患者病情不要恶化。
在第二次体检完全正常后,年12月2日,豆丽娟同志在骨髓库工作人员和同事的陪同下,医院。从第二天开始,为了将干细胞从骨髓中分离到外周血中,她每天注射动员剂,一共注射了整整8针。
12月7日上午8点,豆丽娟同志进入了造血干细胞无菌采集室。这一次采集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半,因为豆丽娟平时运动少,血流速度慢,时间比其他捐献者更多一些。5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豆丽娟同志全身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了4次,从将近10毫升的血液中,成功提取出了造血干细胞悬液毫升。这些悬液第一时间内被低温封存并输入受捐者体内。
由于患者有90多公斤,第一次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不够患者的需求。第二天上午,她再次进入无菌室,又进行了一遍前一天的程序,四次体外血液循环,又分离出了造血干细胞悬液毫升。两次11个小时的分离,10毫升血液8次体外循环,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了挽救一个陌生人,豆丽娟同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她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来后,大家说她勇敢,但她感觉很惭愧,当时因过度紧张,血管痉挛抽不出来血。回来后,组织赞誉肯定她的勇于牺牲的事迹,但她觉得受之有愧,她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只是为患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毕竟,鲜血可以重生,生命不能再来。
不论怎样的处境,总会有人将人性中的善展现出来,成为他人黑暗中的希望,也成就自己平凡生活中的梦想。豆丽娟同志一直相信人性向善,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名人民法官,从当初的捐献到现在执法办案,她将根植与内心的司法为民的理念,践行到在每一件案件中,传递到为每一名当事人中,不断传递法律的温暖和善意。
来源:省法院政治部
原标题:《陇原法院英模事迹
豆丽娟:此心所向步履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