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兰州市政府发布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
《规划》明确了兰州陆港:国家重要的陆港型综合物流枢纽、甘肃省重要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兰州市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增长极三大发展定位。
锚定年远景目标,到“十四五”末,主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2亿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亿元,年均增长10%;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亿元。
同时,在原有4条通道的基础上,开辟4条新的物流通道,国际货运班列数达到次/年,铁路货运量达到万吨。
兰州陆港将从优化空间布局、完成五大任务、发展主导产业、加快基础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几个方面去推动整体发展。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发展空间。
《规划》明确了兰州陆港发展方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用地结构,构建“三河三山七组团”的功能布局结构,完善“一主两副”的城镇体系格局,做好甘肃绿地全球贸易港“飞地”经济,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推进兰州陆港高质量发展。
“三河”指流经兰州陆港的黄河、漠水河及庄浪河,为兰州陆港的主要景观通廊;“三山”指兰州陆港南北两侧的山体及中部的蝎尾山,为兰州陆港的生态屏障。
“七组团”指东川铁路枢纽物流片区、新城物流片区、综合服务片区、青石台进出口加工产业片区、扎马台进出口加工产业片区、河口文化旅游片区、达川生态旅游片区。着力促进片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结合,推动以城兴业、以产兴城。
树立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国际化时代新城理念,实现产业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平衡,使其在空间上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
在功能上不仅是中心城区物流功能和产业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同时也是兰州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实现就业、生活居住、休闲娱乐、教育培训、旅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均衡发展。
“十四五”时期,推动完善以新城镇、东川镇为主中心,河口镇、达川镇为两个副中心的城镇体系格局。
立足“一港两园”规划,东以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为平台,建成集仓储物流、现代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西以河口南物流园和霖磊物流园为依托,发展壮大蓝星碳纤维下游产业。
同时,加大沿黄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连片开发青石津古渡口、下川老水车、古长城遗址和八盘峡水电厂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集群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文旅资源。
河口镇继续以特色农产品产销、河口古镇大景区和水居丹霞景区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升级和链条延伸项目为发展重点,争取把河口古镇打造成为立足兰州、辐射全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旅游重镇。
达川镇完成棚户区改造和农户楼拆迁任务;积极招商,推进川地康养旅游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培育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
同时,与甘肃绿地全球贸易港深度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展示国际陆港进出口商品,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目标,共同打造陆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是完成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以兰州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新高地为契机,完成打造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拓展国际物流新通道、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物流商贸节点、申请建设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兰州陆港片区五大任务。
三是发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体系。
抢抓“强省会”行动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与兰州陆港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集群创新绿色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发展枢纽经济上,通过做强三个主导产业,发展五个辅助产业,推动兰州陆港高质量发展。
三个主导产业分别是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进出口加工业发展。五个辅助产业则是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以及新材料产业。
甘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化阶段,强工业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兰州陆港聚焦“强工业”、“强科技”,打造“强省会”开放前沿。
四是加快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规划》提出兰州陆港要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为后续新建项目快速开工、企业入驻奠定良好基础。
主要是推动兰州市轨道交通线路延伸至兰州陆港,增加兰州陆港跨河交通通道,有效衔接北滨河路西延段及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兰州陆港长途客运站。
完善兰州陆港内部道路骨架,建设青石台、扎马台与兰州陆港物流组团各主干道工程,建设河口镇、达川镇与国道、兰永快速通道工程。
同时,加快棚户区改造,统筹考虑全区棚户区和可建设用地。
其中,东川棚户区改造项目,占地面积.33亩,总建筑面积87.2万平方米,建设31栋高层住宅楼,建设房屋套,同时配建2所幼儿园,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及1.8公里代征道路。
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亩,总建筑面积31.96万平方米,建设13栋高层住宅楼,建设房屋套,同时配套建设商业用房、1所幼儿园及1.84公里代征道路。
新城棚户区(河口安置点)改造项目,用地面积约.6亩,计划改造户,新建房屋套。
兰维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原兰维厂居民区进行整体改造开发。水泥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原水泥厂居民区进行整体改造开发。
五是推动港产城融合,打造国际时代新城。
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港区联动、国际商贸综合发展的开放大平台,利用兰州陆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产业、进出口加工产业、跨境电商产业,依托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项目,加强兰州陆港与西固区“港区共建、融合发展”,将兰州陆港打造成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国际时代新城。
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项目有青石台、扎马台出口加工区建设项目,面积约5平方公里(0亩),建成集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于一体的特殊工业区。
海亮新城项目,位于兰州市西固区东川镇,建设用地面积约亩,投资规模约50亿元。实施陆港学校改造及扩建工程,建设海亮高中、教职工宿舍楼、游泳馆、高端商业人才公寓、兰州陆港商业及办公楼、高品质住宅。
华夏古镇休闲旅游区项目,以河口古镇为核心景区,依托达川湿地生态旅游区、前草坪田园综合体、张家台田园综合体、青石津古渡遗址、西王母金台、青杨村村舍、黄河夹滩岛、下川水车等旅游景点,打造集文化畅游、古镇观光、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区。
兰州陆港扼守兰州西大门,是甘肃扩大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平台。
我们期待,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兰州陆港建成全国一流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兰州乃至甘肃对外开放大通道的战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