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花庄努力奋斗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委、镇政府年工作巡礼
年12月15日,一场冬季采摘休闲研学游活动吸引了来自兰州及周边地区许多游人的眼球:在大棚内摘草莓、品人参果、观农业美景,零距离地感受和体验了丰收的喜悦。这次独特的采摘活动当中,让游客一下子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美丽乡镇的名字——花庄镇。
花庄镇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的中部,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1.6万人。伴随着全区人民认真学习贯彻*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新一届花庄镇*委、政府以全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励精图治,开拓创新,通过不懈努力,使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农业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逐渐向好、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持续深化的良好局面。
狠抓项目建设在扩展中壮大和提升实力
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争取各类补助资金万元。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0项,其中招商引资项目11项,红古有机观光农业示范区、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生产线等一批区列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兰洽会签约项目锦盛源冷库二期和兰州牧工商有限责任公司废水循环利用项目顺利完成。投资.5万元建成“小康村”、市级美丽乡村、“一事一议”、“五小工程”及河嘴村、湟兴村办公阵地等28个惠及民生的项目。
结合“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镇班子成员深入包抓企业,靠前指挥、现场办公、主动服务,协调解决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在全镇营造了服务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突出特色农业在调整中培育和优化结构
花庄镇作为红古区的农业大镇,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以来,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上规模、创品牌、强产业、育特色”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了千亩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千亩日光温室、千亩钢架大棚、千亩竹柳基地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了甘肃大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迈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鑫源农业示范园、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亨华万头猪、碧水源大闸蟹、荣升农场等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市有影响的龙头企业。
依托双千万元扶持政策,补助资金36.7万元,扶持、改造、提升了樱桃采摘园、桃园,无花果和草莓等一批特色农业。
依托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集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成功举办年红古区“丰谷高科”采摘节暨体育休闲研学游活动,游人在现代设施温棚中,真切地感受到采摘的乐趣,同时也为游人展现了花庄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自然条件。
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平台,积极推广种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全镇蔬菜瓜果播种面积累计达到3.8万亩。
持续改善生态在建设中治理和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镇*委、政府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紧抓三大攻坚整治战、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及河长制落实,先后采取四大措施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
围绕建设美丽花庄,重点整治国道。成立“18+37”人的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2辆,督查车1辆,日保洁日督查月考核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联合镇派出所、食药所、工商所、执法中队集中整治12次,清理破旧门头牌匾60余块平方米、灯箱广告46个、乱搭乱建16处,铲除牛皮癣广告0余处,全镇整体面貌大幅改观。
围绕建设整洁乡村,集中清理“八堆十乱”。定期组织发动村民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砖堆草堆、废旧地膜等生产生活垃圾开展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10余吨,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处,整治农村公路40.8公里。新建垃圾池30个,配备垃圾桶个,引导和规范了村民乱倒垃圾的行为。累计硬化道路2.3万平方米,铺设人行地砖1.4万平方米,铺设U型槽米,衬砌渠道米,安装太阳能路灯盏、景观灯56盏,修建文化墙2平方米、小花园35个,粉刷墙体平方米,栽种各种树木2.1万株,村级面貌彻底改观。
围绕建设碧水花庄,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严格按照《红古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我镇河长巡河督查检查等制度,确定镇村两级河长26人。先后对湟水河花庄段及辖区10条排洪沟乱排乱倒、乱搭乱建、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累计出动人次,车辆台次,清理垃圾余立方。安装河堤防护网余米,设立水源保护警示牌26块,实现了巡河、管河全覆盖,确保了辖区内水环境和水资源的安全。
围绕建设生态花庄,持续做好冬防工作。全天候不间断宣传巡查,及时制止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及向河道、沟道、洪道内乱倒垃圾污染环境等行为。修建垃圾倾倒点3个,监督蔬菜保鲜库等企业指定地点倾倒,有效杜绝尾菜乱倒现象发生。全镇冬季大气质量稳定,生态环境逐渐向好。
精准扶贫帮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花庄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年,全镇27户93人顺利脱贫通过区级验收。对还未脱贫的74户人,镇上制定了一户一策的“绣花式”帮扶措施,确保年上半年如期脱贫。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花庄镇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先后累计发放低保、五保等救助金.7万元,发放冬春困难救助金49万元。完成年10户危房改造任务,发放补助资金27.4万元。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85.79万元、农机补贴89.06万元、燃油补贴25.58万元。发放深耕补贴11.07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劳务输转人,劳务创收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参保率达95.76%。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和98%。发放计生服务奖励资金29.9万元。
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镇9个村户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区三级验收,共确权土地亩。
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彻底消灭“空壳村”。探索建立了设施农业型、土地资源型、资产经营型发展模式,全镇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累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3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坚持法德相治在落实中加强和维护稳定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都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花庄镇从法治建设入手,全面开展“七五”普法。政法、综治、维稳、禁毒、反邪教、铁路护路等平安建设机制健全。完成禹虹防水材料等3家企业的社会风险评估。全年开展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58次,开展应急演练3次,劝导制止道路交通违规行为余次。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先后组织大型走访排查活动37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件,调处化解率达95%。办理市长热线、网民留言34件。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化解。
开展“庆春节”、“闹元宵”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30余场次,累计制作宣传横幅65条、道旗40副、展板24块、喷绘平方米、遵德守礼提示牌13块,评选“兰州好人”爱岗敬业模范1人、五星级文明户45户,树立*员卫生示范户36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次、道德讲堂12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礼仪新风尚。
全面从严治*在实践中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立足自身建设,花庄镇*委按照*要管*、从严治*的要求,以改进作风、正风肃纪为抓手,采取教育、约谈、督导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筑牢意识形态领域的铜墙铁壁。在全镇各*组织开展*的十九大精神等专题宣讲38次,开展全镇*的十九大知识竞赛1次,先后组织名*员赴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主题*日”活动12次、反面典型警示教育4次。花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