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我的ldquo成长经历rdquo
TUhjnbcbe - 2021/8/4 22:35:00
白癜风照片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813/4678322.html

···

喜迎第35个教师节

最美的教育故事讲给你听

我的“成长经历”展播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精神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激励全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兰州市教育局持续深入开展“修师德、正师风、践师行、强师能、铸师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五师四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我的成长经历”“我的教育故事”两个系列主题征文,挖掘“身边的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故事,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听教育故事、讲教育故事,做有故事的教育人。

◆◆◆◆

三尺讲台心忧天下

——我的成长历程

◆◆◆◆

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国君

<<<<<<<<<<<<<<<

做老师已经三十年了,很幸福、很自豪、很坦荡、很清爽。我的成长,就在热爱、思考与坚守间热烈与拔节。

◆◆◆◆

师恩情怀唤醒了我对教育的炽烈热爱

我是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师范生,毕业于年那个改革风起云涌的激情岁月。

那是年的秋季,我们怀揣着莫名的快乐与些许的懵懂,背着“空空的行囊”来到了坐落于白虎山下的榆中师范。我们是一群刚从初中毕业,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学生,即便母校远离城市,紧邻的是村庄,偌大校园也只有一幢“小洋楼”。然后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上课在平房,刚上学就车拉肩推地修操场,去县城还要30里,但是谁都心中有梦想。

渐渐地,随着岁月拉长,同学开始将一种在漫长的冬天学校食堂常要做的一道“名菜”茄莲叫成了“可怜”,刚到母校时的那股兴奋劲好奇劲随着“可怜”也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初的那些懵懂又反过来开始渐行渐“明”起来——我认定我是一名将来的“老师”。这个时候,不同于母校“贫乏”物质的另外一样东西开始在我的心中渐渐地激荡开了——校园八个鲜红又大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论我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它们都如影随形地“纠缠”着我开始长大的心。

这个时候,就觉得校园的一切又再次“朗润”起来:现在看来是最可敬的金常华校长,当时感觉就是一尊“凶”神——威严而结实,穿着一件白色背心,两只手里团着磨得锃明光亮的四个铁球,咔嚓咔嚓,远远地从白虎山下淡淡的雾霭里往操场的方向慢步跑来,然后像个戴着眼镜的将军逡巡在操场之上的土埂。我们只得个个屏声凝气地在土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步,一天火热的生活就从这整齐的晨跑开始了。然后是洒脱倜傥吕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严谨周密魏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法、班主任谈老师的教育心理学、亲善和蔼杨老师的“土”英语、专业可敬李老师的视唱与指挥......每一节课都成了我们向教师素养这条大河上汇聚的涓涓流溪。

最激荡人心者,是一场接着一场的课外活动:一会儿书画展、一会儿演讲赛、一会儿辩论会、一会儿文艺会、一会儿运动会......特别是每一届学生毕业时向母校做的汇报演出,简直就是一项必修功课和盛大工程,从进入“师四”(师范四年级)便开始筹备,人人参与,人人表达,不论是大合唱、小合唱、相声小品、独奏合奏、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样样都得展示、样样都得精彩,下一届学生接上一届传统,下一届学生赛一上届学生。我是多么荣幸,在恩师们地鼓励和同学们地支持下,做了八八届学生汇报演出的总指挥,甚至星辰满天的深夜,我们还在礼堂排演,一遍一遍又一遍......那种当年的美好几乎延续在了我三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因此,后来进修上学和后来就职学校校庆,我都是大合唱的指挥。一位师兄赞我的指挥有日本小泽征尔的风格,我尽管深知技不如人得很远很远,但心里幸福,毕竟这是母校四年间予我最最珍贵的“素养”的一部分,而且很多后来的同事朋友都觉得我唱歌的“范”很“范”,也是母校予我最最珍贵的“素养”的一部分,而且我是一位语文老师。

我后来就职兰州学校的一位校长说,我是接受了素质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师,我默然认了。因为我觉得我的母校予我的就是素质教育,而且是真切的素质教育。做了老师多年后,看到当今所谓的“素质教育”,觉得跟我母校予我当年的“素质教育”,从形到质,大相径庭太很!

苏州名师王开东说,我从不追求所谓的教学方法,老师本身就是方法。对此我甚为认同,母校当年的恩师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润物无声地加持给了我们对教育的无量执着无量追求,甚至我今天对职业的真切热爱与真挚热情也是我的母校当年予我的,而且是从心里到心里,赤子般,痴心不改。他们没有口号、没有宣讲、没有强加,甚至没有分数排名,只是用师范教育或者就是教育本来的方法教育我们,朴素而真纯,坚定而丰盈。

等我们毕业时,原来那只来时“空空的行囊”里已经装满了恩师们的谆谆教诲和职业理想。

◆◆◆◆

理想信念点燃了我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浮躁的社会如此喧嚣,潮往潮来,花落花开,也没能动摇过我坚守讲台的信念,就像当年我的老师一样,守得一份清平,守得一份节操,守得一份鲜活。我小学和初中的恩师们当年口咂旱烟锅、舌吐莲花语的情境一直珍藏于我的心中,他们当年爱我们和爱职业的朴素情怀和方式一直珍藏于我的心中,他们像耕耘脚下的黑土地一样耕耘教育的敬业精神一直珍藏于我的心中,尽管他们当年大多数是民办教师,但他们是我心里真正的老师。是他们用最朴素的信念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想用他们的最朴实的方式再去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这也许就是薪火相传吧!

我传承了恩师们的“衣钵”做了人师,一做就是三十年。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从榆中师范毕业留校任教到兰州七中做高中教师、又先后到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临夏州永靖中学等地挂职任教,不仅从没有放弃过对教师职业高境界、大思考地孜孜追求,而且,随着对教育事业认识地加深、创新地践行,做一名好老师、优秀的老师、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老师,凝固成了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就在我的同学、同事一度纷纷转行离教时,我坚守了对教师职业的执着。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感欣慰最感幸福的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开放、教育的改革,我越发认识到教育对于培养国家建设者接班人的重大意义;也越发认识到教师做民族复兴“大国良师”的重要意义。现在我是金城名师、特级教师,这是我弥足珍贵的职业“荣誉”,也是我最最珍惜的职业“头衔”,更是我沉甸甸的一份责任。

<<<<<<<<<<<<<<<

◆◆◆◆

责任担当铸就了我对教育的忠贞坚守

三尺讲台,心忧天下,这是我做教师三十年来坚守的职业箴言。在我职业生涯的日日夜夜里,常与千古文章对话,与万古人生对话,与年轻生命对话,与魅力教育对话,热爱了三十年,激情了三十年,也执着了三十年。

我常以人师而自居。走在街上体恤乞讨无助者,上到车上让座给老弱病残者,过马路十字一定遵照红路灯指示,等等。总是觉得时时处处都有学生的眼睛在打量我的言行举止,考量我的道德修养。因此,我一直努力地做道德的君子,处世的楷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到兰州七中以后,有一个家长三次要为她的孩子转学到某省级示范学校,这名学生三次拒绝。家长找我谈话,孩子拒绝的理由是因为我。学生说,是我让她喜欢了文学,喜欢了学习,喜欢了七中。这个学生毕业后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到了某航空公司工作。有一年专程来学校看我,她告诉我,她一直在坚持写作,从未中断。她现在成了深圳一家著名媒体的记者,她说是我改变了她的人生之路。

这个像传说一样的故事,让我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在氤氲与奔突中倍感欣慰,这些就是我至今挚爱教育的动力和源泉。

如今,我也算经过了一些历练,积淀了一些经验,自觉在课堂更自如了,对教育的理解更深远了。说真的,有时也为自己的这份坚守、热爱和勤奋,内心颇感充实。

当年轻教师常常悄悄地坐在我的课堂来观摩,然后愉快地说:“您让语文如此深刻和浪漫”的时候;当有学生说:“老师关于诗歌的教学就像是香甜浓郁的冰激凌从舌尖划过......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的时候。我想,我让周围与我有关的人和事有所改变,纵是力量微弱,但改变本身是才是最重要的“唤醒”。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平凡的教育人生也就更释然了些许,更满足了些许,更快乐了些许。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碰到破和立之间幽晦不明的时候,只要我们心里清楚知道自己在做扎根的、长远的、有意义的事情,或许我们心中就可以有一种笃定和从容,即使外在的环境忽明忽暗,众生喧哗不已,但是心里可以自信,对于时代、对于人民,有些基本的信念,是值得坚持的。”

我钟爱*的教育事业,我现在转岗做专业的研究工作,一定与广大教研员一道全力建构自己的“学术思想、学科主张与教学范式”,全力建构全市“五位一体”大教研融通机制,为教育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做好“服务”与“引领”工作。

-END-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ldquo成长经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