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摒弃陋习、健康生活,弘扬美德、共筑新风,身体力行、爱国爱家,以实际行为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近日,在兰州安宁区主次干道沿线,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应急广播里循环播放创建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及制止餐饮浪费倡导节俭新风宣传标语口号等内容,文明城市的理念“声”入人心。这是区委、区政府向40万多安宁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争做文明城市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己之力。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近年来,安宁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为民、靠民、惠民”的创建理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坚定信心、紧盯目标、对标对表、攻坚克难,从而使创建成果不断显现,有效解决一批民生问题,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守初心,就要爱民至高;担使命,必当乐民至厚。实践证明,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下面,就让我们到品质安宁的大地来走一走瞧一瞧,感受一下这儿清爽宜人的文明新风。
打造“精致兰州、品质安宁”城市“颜值”更加迷人
进入新时代,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城市建设管理有了更高需求和期待。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老旧小区则是城市的“里子”。老旧小区作为社区组织“细胞”,其提升改造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推进文明创建、推动社区治理的“头等大事”。
“现在这里的道路平坦整洁,健身设施有了、蜘蛛网电线没了,花园里四季开花,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住在小区里更多的是舒心宜人。”在区教育局家属院小区,业主张伟民高兴地介绍。
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安宁区用“精致”“品质”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先后开展了交通秩序、城乡环境、背街小巷整治,推动实施打通断头路、建设港湾式公交车站、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线缆入地整治等工程,实施13条新建主干道绿化、北环路沿线山体生态屏障建设和“十里桃乡再造工程”,对北滨河路、西北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增绿”“造景”“拆违”“铺路”“换牌”等提升改造,重点整治各类街巷54条、提升改造35条,常态管理街巷条,完成14条精品街、23条严管街及条示范街的打造,全面完成了全区67条主次干道线缆入地工作,对全区66个老旧居民小区开展专项整治……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身边点滴的变化,犹如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大礼包”。
安宁区依托“创城”,长期困扰群众的“家门口”问题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疾短板得到有效解决,一件件顺应民意的实事、好事,无不高效率、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呈现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新面貌,城区“颜值”更加靓丽迷人。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更加高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需要从点滴抓起、细处着眼,更需要历久弥坚。
按照党的十九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要求,安宁区持续做好公益广告刊播,全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区建设项目,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文明健康,有你有我”、遵德守礼、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诚实守信等方面内容,先后制作张贴悬挂各类公益广告7万余块,印制下发倡议书20万余份、志愿服务手册3万本、市民手册10万册、问卷调查10万份,让公益广告之花竞相绽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持续宣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全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振奋市民群众精神、凝聚广大群众力量,共同谱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安宁的华丽篇章。
据介绍,去年该区组织开展“兰州人百姓讲堂”示范宣讲活动60余场,“扫黑除恶”理论宣讲余场,受众人数达5万余人。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感动安宁十大人物”“五好家庭”“诚信经营户”等多行业、多领域先进评选活动,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推荐产生中国好人、兰州好人、道德模范共36名,“感动安宁十大人物”10名。
与此同时,安宁区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