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现场通报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年7月21日0时至24时,兰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其中城关区44例,七里河区2例,西固区1例,红古区2例,榆中县1例(含1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城关区8例,七里河区1例,西固区1例,榆中县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例。
截至7月21日24时,本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其中城关区例,七里河区9例,西固区5例,安宁区20例,红古区2例,榆中县8例;无症状感染者例,其中城关区例,七里河区29例,西固区11例,安宁区28例,红古区2例,永登县2例,榆中县31例。7月21日,有4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1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累计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52例。
兰州市立足于全员动员、精细服务,全链条、清单化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和保障社会基本生活物资等重点环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全域全员核酸筛查。结合第一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开展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紧盯流动人口较多、无物业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和卧床、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逐户逐人开展核酸检测。第二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共采样.20万人次,检出阳性例,其中隔离管控人员例,社会面19例;第三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于7月21日15时启动,截至7月22日10时,已采样.30万人次,已检测.68万人次,初筛阳性48例。迅速围绕新增阳性感染者居住地、工作地和活动轨迹开展流调排查,7月21日,追踪到密接者人、密接的密接人,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二是用心用情做好隔离点管理服务。规范做好隔离点管理,严格落实闭环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隔离点人文关怀,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状况和需求,做好饮食、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就医用药、用网用电等服务,尽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做到隔离不隔温暖,最大程度赢得隔离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启用集中隔离点个、房间间,正在集中隔离人,7月21日解除隔离人,累计解除隔离人。
三是科学动态调整风险区域等级。根据流调结果及时分析研判,对风险区域、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同步调整管控措施。7月21日,兰州市将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何家庄65号小区等26个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将已划定的中风险区城关区渭源路街道广电小区等35个中风险区域调整为高风险区,将已划定的黄峪镇安居园小区等7个中高风险区域以小区为单位整体调整为高风险区;将七里河区八里镇侯家峪村(东至兰阿河道边、南至狼家洼、西至慈云寺、北至洞草沟)划定为中风险区,将已划定的高风险区安宁区十里店街道邱家湾新村等4个区域降为中风险区;将已划定的中风险区安宁区孔家崖街道陇电盐锅峡电厂小区等10个区域降为低风险区。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有高风险区个、中风险区个。
四是多措并举保障基本生活物资。统筹全市各方资源,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物资供应。建立以本地货源为主、省内货源为辅、外省货源为补充的货源聚集模式,全市蔬菜批发市场日均调入量稳定在吨左右,日均销售量0吨左右,库存稳定在1万吨左右。继续实行“线上线下多点闭环保供模式”,依托全市42家电商平台、大中型超市、43家中央厨房保供企业,通过“社区保供点+分包直供+电商配送+综超保供+小区便利店”等方式,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统筹安排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志愿者、退役军人等力量,建立小区、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