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义在工作中
全长公里、横亘“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堪称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明义,也是为攻克这条铁路建设难题作出突出贡献的诸多科学家中的一位。
我国的多年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加起来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75%。“青藏铁路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约公里,冻土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比如冻胀、融沉,还有流变特性,会对工程稳定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之一。
张明义年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始从事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在青藏铁路建设与维护中采取了主动冷却路基的技术,如块碎石路基、热管路基等对冻土地基降温,工程效果良好。”取得的系列成果为这条高原“天路”15年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科技支持。年,张明义在时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团队围绕青藏铁路等高寒区系列冻土重大工程的核心科技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寒区工程建造理论与技术体系,为青藏铁路、甘肃引洮工程以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规划中的青藏高速公路等寒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科技储备。
当前,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张明义正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开展高寒区水利工程及北极“冰上丝绸之路”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和冻融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在高寒区冻融病害防治理论及绿色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年由程国栋、赖远明两位院士领衔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中,张明义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年,他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何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