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不断上升,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每年10万,而抢救成功率小于1%。当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术”是最有效的紧急救护技术。
医院急诊科利用工作特点与门诊支部的党建工作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不断打造党建活动品牌。医院急救医疗水平及急救意识,急诊科副主任左利平、外协办干事金涛、莫海迪医师、吴方亮医师、连亮医师、杨琼医师、柴生河医师等先后受邀前往美示医医院进行过敏性休克、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术、气道异物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培训,全院7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01
首先,左利平副主医院全院医护人员强调“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介绍了心肺复苏术的国际新进展,强调了医务人员学习心肺复苏作为民众普及教育师资的使命。
02
医院医护人员讲解过敏性休克的救治。
03
吴方亮医师向大家详细讲述了《心肺复苏急救指南》及指南新观点、气道异物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理论知识和除颤仪的正确使用,培训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如何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操作步骤、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复苏成功的指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讲授和演示,着重强调新的CPR进展、新的五环生存链、新的CPR操作顺序。
04
杨琼医师、柴生河医师、莫海迪医师和连亮医师进行了单人及多人心肺复苏操作、成人及婴幼儿气道异物救治演示。
在学习过程中,全体医护人员听课仔细,操作认真,不少同志课后留下来继续练习,表现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通过此次培训,职工掌握了国际最新的急救理论和技能,学习了关于CPR的知识、海姆立克急救法及除颤仪的正确使用,进一步规范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及急救流程,普及了急救知识,掌握了急救技术,为急诊患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提高急救成功率打下了基础。
-END-
审核|滕清平马文学桂瑾
图文|莫海迪金涛
编辑|任超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