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
书香校园——兰州三中高二四班朗读者活动(一)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他们的阅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民族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精神世界的火种。因此,我们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来唤醒学生阅读的需要,愿用一路书香温润学生的精神成长!
——班主任寄语(可爱的王叔)
《模模糊糊的背影呢》
作者:杨根平
朗读者:王倩蓉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父爱。这个名词对我们又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话说,陌生是因为它让我们不知从何说起。什么是父爱呢?有人说,父爱是期待,深深支持饱含所有信赖。有人说,父爱是责备,谆谆教诲引我走向未来。到底什么是父爱呢?我觉得父爱大概是一本好书吧,需要我们做子女的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去品读去钻研。到家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背影。那背影那么简单,却那么耐看,那背影那么孤独,却那么的耐人寻味。记得以前有一次和我的父亲吵架,我赌气不理他,他却在夜深的时候端来一杯水,还告诉我,孩子早点休息吧。所以你看,父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或许父爱是深埋,默默关怀超越一切表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春耕集》中的《模模糊糊的背影呢》是我的老师杨根平在讲完《背影》这一课后写下的有感。之所以选这篇文章是因为它让我再一次重温了经典,也是它再一次让我重新审视了那温暖而不烫手的父爱。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作者:刘同
朗读者:张春晖
每一次蜕变,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从小我就比同龄的孩子胖一点小的时候胖乎乎的让人觉得可爱,然而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初中的时候我的体重达到了斤。那时也会有人觉得可能我会一直这么胖下去了。我的父母从未嫌弃过我,可作为父母他们总是希望孩子有更健康的身体能变得更优秀。到了高中我决定突破自己,尝试减肥。一年零八个月后的现在。我的体重是斤。回想整个过程,从饮料到白水,从每顿都不能缺少的肉菜到懂得如何去平衡膳食,从不爱锻炼到每天运动。我收获的是健康的身体父母的喜悦和更自信美好的自己。不仅减肥如此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做任何事,做的好不好另说,能一直坚持下去,并希望越做越好,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信条。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作者:杨熹文
朗读者:张艺虹
托马斯·科里研究了个富人的生活习惯,发现其中76%的富人坚持每天进行有氧运动三十分钟以上,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在开始工作的三个小时前起床。他们都有着军人般的自律,或多或少的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这使我不禁发问: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而我,初识自律便感受到了生命深处那种令人着迷的魅力,每一个良好的习惯每一分钟的坚持,每一次自律,都让我成为了比上一秒钟更好的自己。
每天清晨的跑步,当我迈开第一步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心脏情不自禁的律动,我会让春露、夏花、秋叶、冬雪来洗涤我的躯壳,带给我力量。
而每天夜晚的学习,当我提笔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繁星含情脉脉地眨眼。我乐意让诗韵、海洋、文明、浪漫来充实我的心灵,使我强大。
自律,让我自觉的安排好自己的花样年华,每天都过的与众不同。这样的自律,成就了我的优秀,带给我自由,赐予我满满的正能量。我有更多时间去做我想做,也就有了做我自己的超级自由。
语文老师李治国寄语:
今日有幸观摩了我们大四班的第一期朗读者活动,同学们高昂的热情、悉心的准备、精彩的诵读以及独到的分享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诵读,以诵促读,以读领诵,让学生在音韵的抑扬顿挫中感悟诗文之美,让学生在文字的深浅明暗中体会情思之真,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融合中寻求分享之乐。朗读,是用心激发文字背后的情感,跨越千年百年的时空,聆听古今中外名家的心声,徜徉于清风明月中听取蛙声一片,伫立在大漠长河上静观孤烟一柱;独凭黄花瘦尽的西楼,对酒大江东去的浪头;最忆徐志摩那一低头的温柔,最爱戴望舒那一纸伞的忧愁;听见普希金在西风中吟诵冬去春来的诗句,看见裴多菲在激流中寻觅自由爱情的小鱼……热爱朗读吧,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是优秀的朗读者。在此祝愿我大四班同学持之以恒,常读常新!加油哟!
朱校长寄语:
能够参加我校高二四班的第一期“朗读者”活动,我感到十分有幸。在起初我知道这个活动时还有一些顾虑:这个活动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但同学们的表现、王老师的话语打消了我这个顾虑,使我相信并且衷心地希望,这个活动能够一直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甚至到了忙碌的高三,每周能够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坐在这里,聆听同学们对于阅读的一些分享,沐浴书香,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学校方面也会尽我们所能地为大家提供条件,我们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而“朗读者”活动便是大家汲取书之精华的最好媒介。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书的海洋中品味经典、感悟人生,在书的熏陶下净化心灵、提升自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