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分析报告文科科目
一、试卷分析
1、班级基本情况:高二年级文科共有两个班,高二、1,高二、3,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文科6门,最高分分,分以上3人,-之间39人,以下71人,总体情况为,优生太少,带头力量不够,中间力量不足,差生面过大,影响整体成绩。
2、命题情况。这次考试因为生物和政治还未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所以采取单科考查方式,地理历史合卷。从最终统计数据来看,卷面难度系数为:语文0.58,数文0.42,英语0.68,历史0.48,地理0.36,政治0.46。总体难度适中,个别科目偏难。而从命题情况来看,语文在组卷时倾向于一般难度(五个难度梯度)题目的选择。数学难度倾向于会考,英语命题易(基本是做过的题),整体成绩呈现虚高态势。地理历史已进入高考复习,命题相对较难。而政治试题难度与上次月考相比较有所提高。小三科主要检测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试能力。考查能力时侧重对教材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1.问题一: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大部分学生存在偏科,年级前20名,大部分学生不是英语偏科,就是数学偏科,甚至政治、语文,甚至有的偏好几科。
策略: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各任课教师目前要做的工作就是盯目标学生。谁的问题谁解决,树立目标意识。班主任在班会中跟学生讲解偏科的弊端,调动学生对所偏学科学习的的积极性和信心。个别偏科严重的单独谈话,让学生寻找偏科原因,寻求任课教师帮助。同时实施学生之间的帮扶策略,争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所有科目齐头并,或者达到我们曾经提出的“短腿变长,长腿更长”的目标。
2.问题二:学生整体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学过的内容缺乏巩固,比较容易的题反而失分较多。还有一部分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方向,得过且过,浑水摸鱼。
策略: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巩固与训练,以“不变”应“万变”,即稳抓基础,狠抓基础,抓准基础,抓实基础。对于班上平时刻苦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而造成本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做好情绪安抚工作,鼓励、激励,帮助学生寻找解决办法。比如适当对班级座位进行调整,为该类学生的进步创造外部条件。学科教师配合班主任,努力营造“有问题必问的”学习氛围,鼓励同学间、师生间的问题互动,力求帮助学生解疑除难,个个击破。争取家庭配合,及早为学生树立明确的高考目标,如果可以的话,学校出面为家长进行相关的高考知识培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问题三:优秀学生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期中考试,尖子生不尖,数量少、6科总成绩最高分,全年级在试卷难度不高的情况下分的人数只有39人,以上的成绩有15人,而且仅有一名同学全科及格。这一部分同学的短腿问题太突出。但这部分学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要把他们的潜能挖掘出来,让他们进入优等生的行列。
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可以开展做好“互帮互助”学习小组活动,并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帮助部分学生脱离短腿科目行列。
从学校的角度,可以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努力,实行包抓制度。分析前20名学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落实。加强对优等生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制订计划、定期检查、指导,随时答疑、辅导,加速优等生的成长。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