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是大学生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西北大学,是美国那个学校吗?”
这是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甚至更多人不知道,这所“中国西北大学”位列,就坐落在高校林立的陕西西安,是国内少有的真正拥有百年校史的高校之一,曾与西南联大齐名。
抛开如今的声名不显,如果在网上搜索,“中国最穷大学”——结果里十有八九都显示是“西北大学”。
作为一所大学,经费不足到被戏称为“最穷”却又的确出乎意料。
作为陕西省直属的大学,西北大学面临的桎梏很多,经费短缺、人才流失、地区经济的制约,关关都难过。
西北大学,穷是真的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考结束报志愿时,大学所在的地区总会是挑选比较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一听到西北大学这个名字,总觉得下一秒滚滚黄沙就要扑面而来,下句就要问,“海拔有多高?要骑骆驼上学吗?”实际上,西北大学就坐落在关中平原上的古都西安,有一个校区甚至紧贴西安城墙根。这所大学不光没有大漠黄沙,校园里高树擎盖,还有一条米的樱花小道,每年4月,落英缤纷。西北大学因为地理位置吃的亏,可不止体现在名字和招生上。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北大学微博坐拥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余名现任教职工和超过名在校学生的西北大学[1],仍然和其他很多西部大学一样,面临着经费短缺的窘境。
年,西北大学只拿到了8.45亿的经费预算[2]。
什么概念呢,和东部地区的学校相比,年,同为的省属苏州大学拥有34亿经费预算[3],非工程、非“双一流”的扬州大学则能收到26.8亿[4]。
抛开地域带来的巨大影响,西北大学的省属高校身份也是限制经费预算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出身,决定着拿到的科研经费的来源和多寡。
部属高校,吃的是教育部或国务院其他部门的粮;而省属高校主要靠省财政,市属高校靠市政府。
图为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所在的陕西,偏偏就是最典型的那个“高教大省,财政穷省”。
年,陕西省有95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89所都是省属[5]。而大学林立的北京城普通高等院校是93所,其中归北京市管的也才25所[6][7]。
北京市25所市属高校,市财政教育支出个亿[6];陕西省89所省属高校,省财政教育支出只有个亿[5]。
但这真不是陕西省抠门。两者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压根不是一个量级。
年,陕西省的财政收入不到北京的4成,只有.9亿元,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不包含港澳台)中排第18名[5][6][7]。
年2月16日,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城角
陕西省能给的钱本来就不多,嗷嗷待哺的省属高校又实在多,典型的僧多粥少。直到去年,陕西省的所有省属地方高校,都迈不过10亿经费这个大关,经费不足2、3亿的高校一抓一大把[8]。
年,西北大学的8亿多经费里,来自政府拨款的只有2.2亿。而同为、同在陕西省的教育部直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年拿到了48亿元预算收入,来自财政拨款的有16亿元[9]。
预算少,科研和教育上的掣肘就多。西北大学8亿多经费,花在教育上的预算只有2.4亿,生均经费不到一万块;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教育经费支出预算高达33个亿,用来支持高等教育、留学教育、教师进修等等。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省属高校西北大学真的很穷。
西北大学,曾经阔过如今声名不显、经费紧张的西北大学,其实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曾一度与西南联大齐名。只不过它身世坎坷,在漫长的发展中几经分拆与合并,七零八落。
这是一张西北大学的历史沿革图。这家百年高校,有“陕源”和“京源”两条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前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速成科,至今约年[10]。
西北大学的校史一览
在成为如今的西北大学之前,它的前半生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流亡、分拆与整合。
第一次大的分拆,发生在“西北联大”到“国立西北大学”时期。
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成立,这便是西北大学的前身。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西北联大为当时数个地方高等院校提供了庇护。
南有西南联大,北有西北联大。只是西北联大的命运,更坎坷、更沉默,成立不足两年就被拆分。
旧照片里的西北大学/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