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怎么可以走动?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但在古代历史上这却非常正常。地名的“游走史”也是风云变幻的历史。先拿一首非常有名的唐诗举个例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这里面就有两个“游走”的地名:萧关和燕然。萧关,在今天宁夏固原这个答案是没有错的,但汉、唐、宋时的萧关并不是一个地方,它一直都在今宁夏南部“游走”,以至宁夏前些年想要恢复古萧关遗址时,一下子找出了好几个可能存在的地方,泾原有固原也有,总在那么几个地方“飘来摆去”的,有些让人“琢磨不定”的意味。
燕然,即燕然都护府,系唐最早用来管理铁勒、回纥诸部的行政机构。最初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的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以北,蒙古国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后来(年),就被改成了州,“跑”到了今宁夏吴忠和灵武一带了,灵州都督府开始管它。
兰州呢,即是臯兰州,也是这个样子。
《新唐书》:“臯兰州。贞观二十二年以阿史德特健部置,初隶燕然都护,后来属。”(《地理志·羁縻州·陇右道》)
《旧唐书·回纥传》:贞观二十一年(年),“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以回纥部为瀚海府……思结为卢山府,浑部为臯兰州……”
臯兰州始置于贞观二十一年(年),并于贞观二十二年(年)再置臯兰州,初置地为乌拉特中旗(属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后侨治鸣沙县(今宁夏中卫),废弃时间不详。
在这里,我们看到臯兰州,这个地名如果放在今天的高速路上,从乌拉特中旗到巴彦淖尔、从巴彦淖尔到银川、从银川到中卫,我们开着车从这一线飞奔也需要一天的时间,六七百公里的路程。
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兰州”曾经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和宁夏中卫“旅游”。
今日兰州,甘肃省省会。这个地方秦时属陇西郡地,作为军事或行政机构始于公元前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公元前86年,汉朝政府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归天水郡管辖。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
以上为兰州前身。那么兰州这个名字最早是怎么来的呢?臯同皋。今天史料上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答案:兰州的山(皋兰山)上有一种兰花草,耐寒,即“兰”与“寒”谐音,“一兰花;二兰草”(皋兰,一泽中所生兰草)。这就是说,兰州这个名字最早渊于山(皋兰山),而山的名字缘于草(兰草)。
公元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皋兰即是今日兰州。公元年,隋文帝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
可以看出来,兰州作为地名的同时又作为行政机构就是从隋时真正开始的。
到了公元年,兰州的“级别”一下子变得很高了,一下子就出了个“皇帝”。
薛举(?-年),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初任金城府校尉。年七月,他在兰州称帝,封老婆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亲为皇太后。随后,他的儿子薛仁杲攻克秦州(天水),他举便将“首都”从兰州迁至秦州。
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这里唠叨一下也没关系。
薛举强大了,让他的儿子在外面打仗,他们的“对头”也来了。年12月,薛仁杲打到了今陕西凤翔一带,李渊派遣他的儿子李世民率军前来击讨。两个“儿子”对决由此展开,结果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把薛举的儿子薛仁杲打得大败,“唐军斩首薛仁杲军数千首级,薛仁杲撤回陇右,唐军追击至陇坻而还”。
面对李世民这个厉害的主儿,薛举怕了,一边逃跑一边问用下的人:“古代有天子投降的吗?”他手下一个叫褚亮的人说:“这事多了,咋能没有呢?投降了还能保个周全!”(“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但一个叫郝瑗却说:“褚亮说的简直就是屁话,看看人家汉高祖刘邦当年是怎么做的,虽然屡战屡败,但最终还是赢了,建立了汉朝。打仗嘛,胜败乃常事,怎么能一吃败仗就说亡国呢!”(“褚亮之言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作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
薛听了郝瑗的话,妈呀,这么有才的人怎么能不提拔他,让他与我一起干大事情呢?于是,提拔郝瑗做谋主,决心“干大事”了。他送厚礼给突厥,打算与突厥联手一起攻打长安,但突厥并未出兵,他的计划因此流产。
年六月,“薛家军”与唐军再次交手,这一仗薛举把李世民打得领军逃回长安(一说原因是李世民当时病了,卧床不起),薛举听取“参谋长”郝瑗的意见决定乘胜前进,但他却莫名其妙地病了,死了。他的儿子薛仁杲没来及安葬他就继任皇帝,但很快便被唐军消灭。
以上这部分可以跳过不读,《旧唐书·列传》中都有记述。
年李渊复置兰州,年兰州成了都督府(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分为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大都护从二品,上都护从三品。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它的出现是唐初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后,“兰州”这个名字便去今内蒙古“旅游”了,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年唐太宗置六府七州中的“臯兰州”,这一游就是十多年,直到唐高宗显庆元年(年),“兰州”才旅游回来,又被改为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年),被复改为金城郡。唐肃宗乾元二年(年),又改金城郡为兰州……
兰州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里变更来去,起起落落,像一本书,又像一首歌。(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