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如今高铁站成为一座城市的“必备品”,不通高铁就似乎还未打通道路一般。各个城市的高铁站也是参差不齐。一线城市的高铁站修的如同机场一般高大上,小一点的城市将自己城市的特色结合在站楼建设上,用花样百出、个性十足来形如不足为过。但是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现代交通枢纽省会城市,它的高铁站最个性的地方不是高大上的站楼,也不是花样百出的城市特色,却是因为一个”错别字”。这座城市就是兰州。
这个“错别字”不是别的地方,恰好是位于站楼顶部的名称“兰州”的“兰”字。这“兰”字跟我们平常写的兰字在字形上略有差别,平时我们的写法是上窄下宽,三横中最后一横比较长,而这个“兰”字恰好相反,是上宽下窄,第一横为最长。这一写法,被人们戏称为“错别字”,但是这一错,就是错了60年,至今还未修改。但是它真的是错的吗?
其实不然,“兰州”二字是当年著名书法家张邦彦所题,这种写法也是书法家各人的一大特色,并且现在也有许多人在模仿这种字体,对于是否为错别字,网友们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网友坚持认为这是“错别字”,只不过是书法家所题写,所以即使是黑的也会被说成白的。还有的网友有认为:“兰州”二字为横写榜书,在书写时故意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避让关系,“州”字为上窄下宽,“兰”字就必须写成上宽下窄,就形成一个整体,符合书法的规范。甚至还有的网友说这是通假字,是一种书法形式,与西安碑林的碑字没有点一样。
但总的来说,无论是“错别字”还是所谓的书写模式,但是它既然存在,并且存在如此之久,相信这也是书法家或者是车站设计时特别的设计,那么它的存在就有了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