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辞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
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明朝·王祎《兰州》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过
月亮高挂照在铁桥上
一条筏子浮沉斑斓岁月
一座白塔历经尘世煎磨
你走的时候没有带走美猴王的画像
从此再没见俯仰的少年衣角扬起
《古兰经》里吟诵的字句
那是民族信仰的记忆
“怎样才能形容兰州这座城市?古朴的街道向晚,灯火下不眠的车水马龙,晚风中带着纸醉金迷,还是四平八稳的帝王之都?可惜都不是啊!
城隍的古玩字画吸引着书香墨宝的老人。西关十字一条算是繁华的步行街,有一个四层楼的美邦店。兰山连着五泉山,小雨天最是优美。一条黄河硬生生穿过,也穿过了一个个属于金城关的历史。
这才是属于一个城市的符号,不需要一栋奢华的阿拉伯之星,也不用一座宏伟的泰姬陵,他有他的自然与包容,实实在在像所有北方的汉子。”
兰州恋恋兰州
打一壶年月的黄河水
姓马的回回没有老去
吃一碗清晨的牛肉面
醉在夜晚的觥筹交错
扎着马尾的莎莎她笑得很美丽
西北的街巷从不欺歇脚的旅人
兰州,一座想象出来的城市
兰州,一座酒杯里泡大的城市
兰州,它让人悲伤的无端哭泣
兰州,它让人厌恶的透着嫌弃
兰州,灯红酒绿里透着醉生梦死的妖冶
兰州,四平八稳里透着豪爽阔气的不羁
《中国周刊》曾这样描述兰州:
“兰州的性子比孩子还野
酒量是上帝的一半”
它有着“西北偏北,男人带刀”的豪气
它有着“黄河入海,蜿蜒而下”的柔情
兰州,是你不断经过却不肯驻足的停留
兰州,是你理想与离乡的无奈辗转奔走
兰州,找不出一个特定的词语形容它的性格
长安有古意,洛阳有花期
那兰州是什么?
旅美作家高尔泰曾这样述说兰州:
“一座美学上荒凉得可以足不出户的城市
它酝酿了野孩子乐队吟唱的黄河谣
……
它是一座离神更近的城市
在兰州,一切都会永远消失
一切欢乐都不会停留太久。”
兰州,生来具备散漫混血的气质
这里,有你瞧不起的漏洞百出
也存在着努力的花样翻新
兰州,它天生不完美
却存在着不能自拔的迷恋放纵
所以,我们对它恶言相向却又生死不离
兰州在哪里?
兰州,它处于中国地理的几何中心
是甘肃省会之城,却博得一个西北偏北之名
在外地人眼中,它是骑着骆驼出行的城市
它沙漠横生,认为wuli都是带着面纱出去
(我说它是中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你死活不信,我们有啥办法捏!)
“渡过黄河向西,是河西走廊,也就是丝绸之路,玄奘走过,法显走过,班超与霍去病走过,张骞走过。兰州以南,是“中国的麦加”临夏。兰州以北,穿越毛乌素沙漠与戈壁,与内蒙古接壤。兰州以东,是黄土高原和汉文化积淀最深的地带。越过古秦天水,就是古都西安”(以上描述来自兰州作家叶舟)
地处边关的它,从不奢求成为气象宏大的帝王之都
于是,它成了丝路商埠重镇,它成了从古到今的歇脚驿站
而在今天的西北之旅,它更是被冠以
“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么一个存在
……
兰州,生来被忽略,注定要错过。
01.何以为金城?
关于金城兰州,有四种说法:
其一,掘地得金之说,传说当初人们“筑城时掘地得金”故有金城之说;
其二,地势险要之说,金城自古为战略要地,是通往河西走廊和青海的咽喉,由于这里一面为河,一面为山,地势险要,人们由地势险要固若金汤之意而取名“金城”;
其三,兰州在古都长安的西面,从五行方位来说,西方属金,所以命名金城;
其四:西域咽喉—“金城关”之说。“倚岩百丈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金城关是西北最有名的关城之一。雄险的金城关,可以凭关固守,使黄河以西、以北的少数民族望而却步。
在今天的西固区,河口古镇一带,也保有金成渡口的遗址,它被称为黄河四大古渡之一。(人们把金城渡和芮城风陵渡、河套的君子渡、靖远的阴口渡合称为黄河四大古渡)金城渡口,它涵盖了从今天的兰州西固八盘峡到钟家河沿线的各个渡口,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渡口群。
兰州,千年以来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守护着身后的重镇天水,咸阳,长安(西安),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金城关”,有人认为金城兰州也由此而来。
02.西游传奇白马浪
兰州人对于《西游记》有独特的情感和自己的传说
据记载,历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时
途经兰州,并住了一个晚上
黄河流经金城关一带与来自阿干镇的雷坛河交汇处
(阿干镇:今兰州七里河区东南部)
由于河床布满岩石,水流激起雪白的浪花
如同一群奔腾的骏马
故得名白马浪
另有一个传说式的命名
说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返回路上
路遇当年通天河鱼妖和东海龙王联手设计夺取真经
后得菩萨赶来相救也不能降伏妖怪
引得白龙马现身舍身护法
奄奄一息,矢志不渝
后人为纪念白龙马舍身护法的杰出表现
遂命名白马浪,予以纪念
所以兰州土著们都知道白马浪的滨河大道上有一尊师徒四人取经的雕塑。
03.黄河谣
流不尽的黄河水
吟不完的黄河谣
黄河两岸走一走
一笔痴情到白头
黄河·母亲像
作为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主要标志之一
黄河·母亲像也是全国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雕塑中最漂亮的一尊
侧卧的母亲,怀抱的男婴
一阴一阳,诠释华夏亘古平衡
一母一子,象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这尊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
它也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水上时光·羊皮筏子
一艇筏子摇摆悠悠岁月
水上时光载满兰州情怀
羊皮筏子,作为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
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一叶扁舟颠簸而行
一把木浆随波逐流
天下黄河第一索:空中索道
奔腾汹涌的黄河穿城而过
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色。
横跨于大河两岸的兰州黄河索道
—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索
从空中俯瞰而下
中山铁桥、兰州水车园、黄河母亲尽览眼底
北边的的白塔山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黄河乐趣,白塔古建,兰州碑林
这是不能错过的玩法和去处
百年风雨·中山铁桥
它承载着百年风雨
它有着对中山先生的纪念
它见证着丝路上的匆匆过客
它是黄河天堑的丝路地标
建于清宣统元年(年)
处在兰州市滨河路妥妥的C位地段
它的设计简洁明了,非传统的中式建造类型
而是工业化时代的材料产物
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桥”
04.历史兰州
八千年文化,兰州它不缺历史
你不知道,只是因为不了解
这是一座漂泊之城
每个人都是风吹来的沙
消散无影,无迹可寻
唯余历史,成为谈资
丝绸之路的存在
黄河之都的加持
佛教东传的要道
华夏文明的追寻
每一个,拉出来都足够你细细探索一番
“霍去病西征,用鞭杆在地上戳出了五眼泉水,就成了今天的五泉山;
左宗棠平叛,于是栽下了左公柳,现在还长在黄河岸边;
成吉思汗驾崩,在兴隆山埋下了衣冢;
高昌国王敬献唐太宗派遣使者修建宝塔寺十三级(嘉福寺),于是有了木塔巷;
木塔巷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疆域后的西藏致书,于是有了用来纪念萨迦派喇嘛逝世的白塔存在;
白塔寺
以及存有“马踏飞燕”镇馆之宝的甘肃省博……
木塔巷
唐太宗时期
高昌国王鞠文泰到长安敬献唐太宗
曾派遣使者出钱在此修寺立院
塔级达到十三级,也叫宝塔寺(之后称为嘉福寺)
因为有了这个塔,这条小巷道
也被命名为木塔巷
木塔巷原名五树巷(因为巷子里生长着五棵柏树)
这条巷子在兰州算不上高调
美食布道,却自有一番意蕴
甘肃省博
了解一座城的底蕴
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
甘肃省博存有大地湾文化彩陶及遗址展列
黄河古象化石
丝路展览、红色革命区
更有敦煌文创产品的展示出售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镇馆之宝“马超龙雀”
白塔山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白塔并非元代所建
而是景泰年间时任甘肃内监的刘永成重建
康熙五十四年,曾扩大寺址
塔面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
故得名白塔
一只船里没有船
(一只船街道也是兰州作家叶舟的出生地)
在兰州,有一条街道的名字叫“一只船”。相传,此处曾经是一群江南亡人的墓园,他们因为某些罪名被发配至此。他们在这里生儿育女,他们在这里制造爱恨情仇,他们在这里客死他乡,但他们修了一座船形的墓园,船头向着南方,望故乡。
雁滩没有滩
据资料记载,雁滩系黄河中冲积的滩地,四面环水,时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明代以前是长满芦荻、鸿雁栖息的场所,故名为雁滩。后来两岸人口增多,见滩地轻易不被水淹没,从明末开始,人们才陆续到滩上垦地为田,定居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长田和形式集中的村庄。
兰州人的身体里奔流着一条大河
泥沙俱下,不舍昼夜
这是神喜欢的城市
没有比它更好的地方
没有比它更差的地方
你瞧不起它,是因为它承载不了你更高的追求
你离开它,是因为渴望远方的相会与希望
绝然不同的异域气质
它是聚少离多,众念归一的第二故乡
它是夜色弥漫,波澜起伏不动声色的久违敞亮
兰州,你爱着它的遥遥举杯
它尾随着你,游荡过每一条街道
曾经有人航拍兰州
感叹它像香港,像深圳,像上海
像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
像尽一切繁华之城
可它谁也不是,它就是金城兰州
兰州的故事说不完
如果你来,慢慢讲给你听
/END/
文章原创禁止盗用
图源网络侵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