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守护监所的第23天,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
TUhjnbcbe - 2025/4/8 0:50:00

有的人走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队队长刘润庆即是如此。

边角卷起的一个小红本,安安静静地待在桌上,仿佛等着主人记下工作要点;小红本旁边,叠放整齐的警服上,警衔、领花、警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空荡荡的办公室,和往日一般干净整洁。但主人刘润庆,却永远不能和它们“并肩作战”了。

刘润庆走了,走得很突然。

2月28日上午,刘润庆突发疾病,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永远定格在49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兰州市第一看守所按照上级指示对监所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连续15天封闭执勤制度。

已经连续多天驻所值班的刘润庆,主动请战。

2月28日这天,是刘润庆在监区值班的第23天。同往常一样,他早早到岗,配合监区医生为在押人员测量体温、消毒,一丝不苟做好各项防控工作;随后又穿梭在监区、办公室,和在押人员谈心交流,详细做好分析记录、制定相应教育计划……

对讲机里不时响起他的声音,一切都和平常一样,经年累月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

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8时22分

值班室的监控视频记录下了刘润庆在办公室工作时的情景——他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不时拿笔做着记录……

9时10分

监区医务室医生林秀萍发现刘润庆蹲在监区台阶上、脸色不太对,连忙上前询问。刘润庆右手捂着胸口说:“心脏有些不舒服,心跳得特别快。”

林秀萍扶起他,让他赶紧做个心电图。刘润庆却说“不麻烦了,休息一下就好了”。林秀萍坚持叫来了护士支雪艳,两人刚把监测仪器放好,刘润庆却突然昏迷、没有了知觉。

“刘队!刘队!……”林秀萍和支雪艳一边大喊,一边做心肺复苏。闻讯赶来的所长金爱兴立即拨打。

急救室里,医生全力抢救;

急救室外,战友们在心里一遍遍呼喊:“大庆,你一定要醒过来呀!”

可是刘润庆再也没有醒过来。

11时50分

刘润庆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不幸殉职。

2月28日中午,兰州市第三看守所副所长甘旺臣接到电话,悲痛万分——

“说好等疫情结束了,同学们好好聚聚,你怎么就先走了?”

甘旺臣是兰州市第三看守所副所长,和刘润庆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进入看守所工作。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平日里最喜欢健身的发小说走就走了。

甘旺臣说,刘润庆一直很自律,对自己要求很严。“这次疫情来势凶猛,监管场所非常特殊,防控上决不能出一点问题。大庆和我都主动请战,都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也常常电话联系,交流工作体会,探讨交流疫情防控的措施办法……”

在甘旺臣眼里,刘润庆工作认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什么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那天值班前,他还给我打电话,说我们俩要经常互相提醒,一定得把防控工作做细致,确保万无一失。”

▲刘润庆生前工作照片(左一)

卫生队队长刘艳说,“刘队是个大嗓门,性格开朗,是个热心肠,平时一有空就去健身,身体一直都很好……”

“刘队有个小红本,工作上的事、要办的事、学习心得体会,他都会随时记下来……”

刚刚结束执勤的兰州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支队长赵志军匆匆赶到,送别朝夕相处的好战友好兄弟:“你一定不希望我们来,你要我们坚守岗位,可你怎么就走了……”

匆匆逝去的是生命,而不朽的是倾心为民、关键时刻全力以赴的公仆情怀和奉献精神。

26年累计管理在押人员余人次,管理教育转化三级以上风险被监管人员余人次,收集深挖犯罪线索余条,开展谈话教育10万余人次……刘润庆的“优秀”在这一串串硬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

但每次在立功受奖时,刘润庆却总是说:“把功劳记给别人吧。”

“他的工作非常扎实细致!”兰州市第一看守所所长金爱兴说,“从警伊始,我就跟刘润庆并肩战斗。他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但关键时候能冲上去。他管的队,每个月都在全所名列前茅。这次疫情防控,为了保证在押人员和监所的绝对安全,他放弃休假,主动请战。他说关键时刻,只有在队上,他才安心。”

金爱兴记得,年4月,医院做手术时,得知在押人员得了急性胃穿孔,立即安排爱人照顾母亲,自己医院治疗。年7月,因贩毒被关押入所的马某某产生了自杀念头,刘润庆发现后,多次对他进行耐心开导,医院治疗,用真诚的付出感动了他。马某某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愿意悔过自新。

从警26年,刘润庆无愧于头顶的警徽,通过辛勤耕耘,把爱岗敬业的种子播撒到工作过的每一片土地。

这一切,只为践行当年从警的誓言。

人民警察刘润庆走了……守初心、担使命,用生命诠释警察本色。

时刻把工作记在心头的刘润庆走了……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位优秀民警的情怀担当、初心使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护监所的第23天,他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