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几股十分强大的军阀势力盘踞在西北地区为非作歹,因其首领皆为马姓,故将其称为“西北群马”。当然,这里的“马”是指贬义的“害群之马”,可见百姓对其的痛恨与唾弃。其中,以荒淫暴虐而著名的当属马步芳此人,而他也有幸成为了“西北群马”之中最具实力的一股力量。
马步芳年,伴随着解放军横扫千军的解放步伐,彭德怀率领第一野战军赴往西北战场,通过“钳马打胡”与“钳胡打马”的战略与马步芳决战兰州。而马步芳也夸下海口,号称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此时的他不但妄图保住兰州,还意图直下西安。
人狂终有祸,在解放军的铁蹄之下,兰州被彻底解放,马步芳从此沦为丧家之犬,彻底结束了他在西北荒淫暴虐的统治。值得注意的是,马步芳仅有数万兵力,而我军第一野战军有足足三十万兵力,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为何马步芳还敢如此狂妄地与彭德怀决战兰州呢?
马家军红军死敌“马匪军”
年,解放战争步入末期,此时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顺利解放,唯独那片踞扎在茫茫戈壁滩上的西北势力---马匪军,还阻碍着解放的步伐。在“西北群马”的马匪军们盘踞在西北地区这八十余年的岁月里,他们凭借着武装力量欺压百姓、贪污腐败、强抢民女,使得西北地区的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马匪军与此同时,这群“马匪军”大多由自幼习武、人高马大的西北本地人组成,以骑兵为主,战斗力极高。再加上他们长期盘踞在西北地区,对西北的地形和环境都十分熟悉,所以“马匪军”往往能利用环境优势打出个出其不意,将西北地区严防死守。不仅如此,“马匪军”还利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的特点采用宗教控制,进一步杜绝其它异己势力的渗透,加剧了西北地区老百姓的深重苦难。
在“马匪军”里,最为彪悍凶狠的,当属马步芳率领的部队:青马。而“青马”与红军,早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梁子。
青海马家军红军长征时期,红军西路军就曾尝试在河西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结果却被半路杀出的马步芳部队:青马,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的红军西路军在历经红军长征之后已经面临弹尽粮绝、精疲力尽的艰难境地,但还是坚持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殊死搏斗,最终这二万多的红军西路军血洗西北,几近全军覆没,仅有几百人顺利存活。
红军过雪山马步芳的手上沾满了两万多名红军战士的鲜血,从此与我党立下了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而我党也没有一刻忘记这份血泪屈辱,直到十三年后的年,彭德怀率领三十余万大军兵临兰州,势必为红军西路军惨死西北的二万多忠魂复仇,将饱受压迫的西北百姓彻底解放。
马步芳为何敢与彭德怀决战兰州?
兰州可谓是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它能够扼制甘肃的河西走廊,西可直达青海新疆,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兰州成为了解放军的必取之地,一旦拿下兰州则可一马平川解放整个大西北。
年的解放军,早已不同往日,有着足以与马匪军相抗衡的实力,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有数万兵力的马步芳竟然敢与三十万解放军公开叫板,决战兰州,这是为什么呢?
彭德怀指挥兰州战役的作战室马步芳不肯放弃难得的官位
年是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民党大势已去,放眼全国,就只剩下西北这块“硬骨头”看似还安然无恙。于是,蒋介石便决定孤注一掷,将西北军政重任丢给“西北群马”之中势力最强的马步芳,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以担死守西北的大任,为国民党扭转局势保留地盘。
要知道“西北军政长官”这个官职可谓是国民政府时期在西北地区最大的官职,担任此职,则意味着马步芳成为官方钦定的“西北老大”,在一众西北王的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就连辈分高于他的马鸿逵,都要对他毕恭毕敬。
而马步芳正是一个十分贪恋权势、野心勃勃的人,早在担任“西北军政长官”这一职位之前,他就颇爱“黄金开路”,用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为自己换取权力和地位。所以,当他好不容易坐上“西北军政长官”这一高位之时,定不会轻易将其拱手让人。
马鸿逵于是,时值“西北军政长官”的马步芳便离开多年经营的巢穴:西宁,意气风发地来到兰州上任,试图在兰州打出一场响亮的战役,向国民党政府证明自己的实力,以报答国民党的“知遇之恩”。
兰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当然,马步芳之所以如此狂妄,还是有一些底气在的。决战之地的兰州,北临黄河天险,南接险峻高山,南北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工事。在天然防御的基础上,抗日时期兰州还特地修建了防御工事,将兰州围了个密不透风,十分易守难攻。除此之外,兰州交通线路密布,便于支援和运输,利于维持内线防守。所以,马步芳才将兰州称为一座“攻不破的铁城”。
兰州战役西北局势易于合围包抄
从西北整体的局势上来看,除了马步芳所带领的青马,还有临近西北执掌二十万军队的胡宗南和手执几万军队的马鸿逵,支援力量十分显著。所以,马步芳认为,只要和这两方势力联起手来对解放军进行合围包抄,其兵力也足以和解放军相抗衡。相反,在马步芳的眼里,解放军劳师远征极易出现补给困难和人地两生的境地,更加不会是他的对手,所以他并不将解放军的实力放在眼里。何况早年间,解放军还在他手中栽过一回。
曾在解放军手里占到便宜
早在年,彭德怀就曾在马步芳手里吃过亏。那时的彭德怀正率领西北野战军攻打洛川,却始终久攻不下。于是,彭德怀便率军转战西府。未曾想到,马步芳却联合胡宗南在西府分两路对彭德怀进行夹击,给西野军造成较大的损失。
西北野战军基于西府之战的辉煌,在此次兰州之战里,自持地理战略优势的马步芳,才如此狂妄。于是,马步芳便制定了“河川防御战”的计划,十分狂妄地号称不但要守住兰州,还要直下西安。
梦断兰州
但是马步芳的远大理想很快就被解放军幻灭了。早在年的3月,党中央就制定了解放大西北的战略目标,而毛主席则根据战局局势制定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方针。即先对马步芳和马鸿逵这“二马”进行牵制,集中力量攻打陕西的胡宗南。
胡宗南(中)在胡宗南被打败后,毛主席又制定了“分割二马。乘胜打马”的战略方针,将二马的军事力量互相分割,集中攻打马步芳。毛主席的这一系列战略规划,无疑破灭了马步芳意图联合西北其它两大势力对解放军进行围堵包抄的野心。
与此同时,率军实战的彭德怀,在与胡宗南进行“扶眉战役”之后,一举歼敌四万余人,直接解放了关中。于是,彭德怀便趁势将战略方针变更为“钳胡打马”,趁胡宗南陷入弱势对其进行钳制,直接一鼓作气攻打“两马”之中势力更强的马步芳,加速解放西北的步伐。
彭德怀元帅马步芳依据“河川防御战”的作战计划,在兰州布置了五万人的防守主力,并以三万人防守兰州左翼,两万人保障兰州右翼。为了对马步芳实施充分打击,彭德怀也做了十分严密的军事部署:以1兵团加18兵团62军直捣马步芳在西宁的老巢,以18兵团和1兵团的第七军和19兵团64军扼制胡宗南残余势力并严防马鸿逵支援。剩下的部队,全部兵临兰州,以东西南三面合围,将马匪军逼往北面的黄河铁桥。
解放军追击马匪军但是战役伊始,在马匪军依据兰州严防死守的态势下,我军经过一天激战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于是,彭德怀当机立断停止进攻,并根据敌军火力点和防御面重新制定作战计划。与此同时,时刻关心西北战局的毛主席来电指示:
拟须集中三个兵团主力于兰州战役......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第二次、三次攻击。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彭德怀经过两天时间的休整,立即下令以第2兵团、第19兵团五个军的总兵力从兰州东西南三个方向发起大规模总攻,连续突破了敌人三道防线,仅用十三个小时就攻占了沈家岭高地。马步芳的儿子见大势已去,而胡宗南和马鸿逵没有丝毫动作,便下令全军撤退。由于撤退混乱,马匪军全都涌入兰州北部狭窄的黄河铁桥,被解放军追歼崩溃。
夺取沈家岭最终,解放军以歼敌四万余人的辉煌战绩成功解放兰州,进而一马平川解放了整个大西北。而马步芳也只能被迫遁逃台湾,面临被撤职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