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年代末期到兰州上大学的时候,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城市面貌都差不多。我们途径的成都、西安,那时也没有比兰州好到哪里去,都是低矮的房子,车辆稀疏的街道,尤其火车站,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脏乱差,三教九流的人鱼龙混杂。
比及21世纪初的时候,兰州迎来了房地产的第一波开发。这个阶段的兰州,房地产应该是西部较为领先的,各个楼盘如火如荼地建设,价格嗖嗖嗖往上串。
我路过成都、西安的时候,同样位置的房子,兰州已经七八千大洋了,成都才五六千元,西安更低,才四五千元。兰州本应顺着房地产这波拉动,迅速谋求产业布局,但,兰州似乎停了下来。
现在说兰州房价高,是相对兰州收入而言,但现在成都、西安的房价,同样的位置,几乎是兰州的一倍。
进入年后,兰州不知道是不是中了蛊,成都、西安大规模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入落户,而兰州躺在房地产第一波拉动的功劳簿上,原地转圈,没有产业规划,更没有城市功能定位,稀里糊涂按部就班慢步前进。
人们都在说兰州失去了十年,这十年是其他城市都在大干快上的跨越发展的最佳时期,成都、西安的跨越,就是这十年完成的,而兰州呢,蹉跎岁月,不但没有建立自身核心产业竞争优势,相反还让人才逐年流失。
口罩三年,兰州中的蛊更甚,尤其年,几乎全年都处于封城状态,谈不上发展,相反还在阴跌。
纵览兰州黄金发展的二十年,兰州前五六年亦步亦趋,虽然不是很迅猛,但是没有掉队,后来这些年,甭说亦步亦趋了,而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敷衍了事。
二十多年来,兰州没有形成相互赋能产业结构,没有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集群。以至于今天的兰州,沦落成一座商业服务型城市,着实是有点悲哀的。
商业服务城市的优势在于人口,但兰州四百多万人规模,却有着可以承载多万人口的四十多座购物中心,于是乎,兰州的所有购物中心巨大的存量,导致不是一般的卷。
7月8日,兰州迎来了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一把手,75后新书记。一时,75后新书记来兰州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惊喜。似乎,没有哪一座省会城市的老百姓,像兰州老百姓对75新书记如此热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