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深夜,位于陇西路的兰州市城关区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楼依旧灯火通明,几十人围桌而坐,一条条数据信息在这里汇总,一道道防控指令在这里发出,所有的人都在紧张忙碌着。
“白加黑”“5+2”与时间赛跑
自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城关区委区政府壮大联防联控指挥部“中枢系统”,统筹调度全区力量,实行集中办公,畅通体系运转,充当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有力后盾。
“赶快对接应急采样队,统一进行核酸检测”“将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立刻推送至相关街道,进行集中管控”“对接好物资供应,确保重点区域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到位”疫情处置组组长苏明基正在有条不紊地迅速交办各项任务。年近40岁的他,自3月7日以来,基本以指挥部为家,“白加黑”“5+2”,对疫情防控工作全链条跟进,确保不出任何纰漏、不缺任何环节、不错任何数据。
疫情处置组对接街道,对重点人员进行推送,联动公安、工信、卫健等部门,确保不漏一人。数据组认真核对物资保障、红、黄码人员等各项数据,及时汇总呈报,确保各项数据精准无误;材料组将数据、信息进行汇总,起草相关报告,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研判依据。频繁的电话声,键盘的敲击声,办公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处于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每天的工作任务都排得满满当当,忙而不乱、高效有序。
“昼夜办公、随时待命”是城关区联防联控指挥部全体人员的日常,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吃饭时间,在昼夜的交替中“凑”出休息时间,在连续的作战中“等”出回家时间。起草通告、编写方案、病例核查、信息对等、疫情研判、数据收集、密接管理、调度协作,丝毫不敢懈怠。
他们的工作时间以“秒”衡量、以“分钟”对接、以“小时”反馈。在疫情防控中,只有拼尽全力同时间赛跑,才能筑起牢固的防火墙。
疫情防控“幕后英雄”筑起安全屏障
自上次疫情之后,该指挥部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完善精准防控体系,制定《城关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体系一览表》,调整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办十一组”组织构架,并在应急状态下增设4个专责组;组建了联防办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处理防控日常工作,实行集中联合办公,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各组信息及时准确、互通有无;督促各街道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构建“网格化+专责组”的工作模式。编印《城关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以“常态化、标准化、流程化”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建立来兰返兰人员两站一场登记追踪、街道社区摸排管控、大数据系统推送核实和问题短板整改督办“四个闭环”,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城关区联防联控指挥部
大家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每个方案、每份材料、每条信息,他们都认真起草、总结、审核;第一时间管控阳性病例,精准开展流调排查,分派密接、次密接人员,统一调度转运,科学研判管控区域,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推动疫情防控措施精准落实。
夜幕再次降临,万家灯火之时,指挥部的同志们仍然奋战不息,默默无闻细耕自己的“责任田”,他们是最可爱的“守夜人”,是疫情防控的“中枢神经”,更是筑起安全屏障的“幕后英雄”。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徐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