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批示精神,按照省厅、市局要求,自7月28日起,兰州公安紧盯农村、城市、高速和国省道四大战场,坚持“源头、路面、宣传”发力三同步,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强担当、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交通事故高发势头,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预警研判
时值暑期、假期、汛期“三期”叠加,学生暑期、家庭自驾、务农务工、客货运输等出行需求持续增加,公路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加之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因素等,现阶段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极为严峻。
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加大道路交通流量、违法、事故等信息动态分析,及时预警群体、车辆、路段、时段、区域、企业隐患,有针对、有侧重、分波次开展违法查处及宣传教育工作,全力发挥“路长制”职责作用,排摸薄弱环节及风险点,勤务靠前,靶向施策,做到情况清、措施明。
强化隐患治理
以57座客车和卧铺客车为重点,下大力度推进“两客一危一货”、农村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排查清零工作。
深入全市客运、危化品运输等重点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对车辆的安全状况、驾驶人的资质条件和安全驾驶记录开展拉网式排查。
强化机动车安检机构和驾培机构的行业监管,开展驾驶人考场和考试系统集中整治,对不符合国标标准、行业标准的,经停业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清理。同时积极推进驾驶人考试增加应急避险项目内容,提高驾驶人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秩序管控
凌晨、午后及傍晚是夏季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段,各单位重点在以上时段强化路面执勤,有效预防国省道、高速公路、农村道路的交通事故。
针对暑期假期热门景区、旅游线路等易堵易肇事路段以及城市广场、夜市周边交通秩序乱点,各单位综合实施流动勤务、高峰勤务、弹性勤务,最大限度发挥警务效能,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深化“一盔一带”专项治理,进一步压实客运企业、客运站、旅行社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督促落实提示告知、出站检查等制度,乘客未全员使用安全带的禁止发车、禁止出站;加强现场执法管理,坚决防范未使用“一盔一带”造成加重事故后果。
强化应急处置
与交通、应急、气象、卫健、消防救援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结合雨情、汛情、险情、灾情,预判可能受影响的路段时段,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最大限度缩短处置时间,提升施救效能,严防“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
强化农村交通
安全管理
加大对农村违法多发路段路检路查和视频巡查力度,严查严管超员和违法载人行为。加大对农家乐等重点场所周边道路的巡逻频次和密度,深化农村“两站两员”等管理力量融合应用,充分发挥乡镇“两站一室”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对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长期违法未处理和集成指挥平台分析布控的涉嫌违法超员、违法载人重点车辆,以及需要重点警示提示的重点驾驶人,通过系统推送至劝导员,组织上门开展劝导提示。
强化宣传警示
建立宣传阵地,扩大宣传覆盖面。设置宣传展板,加强“三超一疲劳”和全员佩戴安全带的宣传提示,加强雨雾天气路况和危险路段的安全提示,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各类安全提示标语。
用好宣传阵地和新媒体平台,突出暑期交通安全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同时加大违法、事故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着力提升交通参与者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
加强农村地区行政村“一栏一标语”等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规范化建设,集中制作下发条幅、彩页等适应农村地区工作需要的宣传材料,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大喇叭广播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