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民族特色。既是辞旧迎新,在人生旅途上树立里程碑,区隔过去和将来,又需祭祀祖先,缅怀祖宗懿德;还要礼仪往来,走亲访友,密切亲朋关系;最后作为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普天同庆,让大家体味生活乐趣。春节是我国的传统盛大节日。
自民国以来,除夕夜前,要家家户户贴对联。除夕子夜,兰州城内就会爆竹大作,礼花满天照亮整个夜空。各家开始点燃“喜火”,张灯结彩,营造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寄予来年日子红火。点燃临洮盘香,一直能燃烧到正月十五。大年初一凌晨,要在天神、地神、灶神、财神、祖宗牌位处点燃香烛,焚化黄表、燃放鞭炮,以开财门,接灶神。所谓开财门,就是在开大门时,将几枚铜圆顺门缝溜下,意为财宝进门。不同的行业还要祭拜自己的行业神,比如铁匠祭拜的是老君,木匠祭拜的鲁班爷。
大年三十晚上要守岁,少睡或不睡,尽量熬到正月初一天明。也就是熬岁数,意思就是企盼增寿,以求来年精神旺健,劳作不乏。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这是象征性的一点小钱,倘若给得多了,小孩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长大后不利于勤俭持家。熬夜的过程中,通过玩各种游戏打发时间,形式多样,有投色子、掷状元红、打麻将、玩纸牌,饮酒划拳等。改革开放以来,全家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子夜12点,成为新的民俗。近几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