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摊上大事了核酸检测的乱象,一个比一个夸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全网都在找“张珊珊们”,及其背后的公司。

起因是11月24日,兰州卫健委通报,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工作人员误将个别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信息录入阴性人员信息包中上传至工作系统,使个别待转运人员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阴性。

简单说就是把阳性搞成阴性了,重大失误瞬间把这家检测机构推上了风口浪尖。可当人们继续往下挖,才发现机构背后的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有更大的瓜。

企查查信息显示,兰州核子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注册于年8月8日,背后的唯一大股东是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核子。而张珊珊,就是包括核子基因在内的国内30多家核酸检测机构的监事。

南方周末报道称,早在年初,核子基因旗下医学检验实验室就出现过检测事故。显然,此次风波并没有影响核子基因继续拓展各地核酸检测业务,甚至连出过事的济南华曦,又四度中标山东大学的核酸检测项目。

第一财经报道称,核子基因仅在年就注册了16家“核子华曦”,注册时间大多集中在近3个月。最近半年,正是过去三年里各地做核酸检测做得最勤的一段时间。

屡出事屡中标。屡核酸屡开张。

然而有意思的是,与此同时在核医院提供的地方,比如广西柳州,过去的半年里没有出现过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也不到50人。

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当下,核酸检测结果是影响防控政策的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比如,优化防控二十条之后,高风险地区只要连续5天没有阳性就要解封;还比如,跨省出行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甚至各地是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更是直接绑定在核酸检测的结果上。

破解核酸检测的种种乱象,斩断公共服务的获利链条,把重心放在加强医疗资源和保护易感人群上,我们才能最终赢下这场战役。

核酸乱象何其多,核子基因只是冰山一角。一场由“张珊珊们”掀起的核酸检测信任风暴正在发生。

还是兰州。你能想到给你做核酸的大白自己好几天没做核酸,甚至是阳性病例吗?

事情发生在兰州城关区某小区,11月26日,在常规核酸检测时,有几位居民要求先看看大白的健康码,大白不肯,随后报警。结果警察来了一看,好家伙,一个黄码,还有几个人连续好几天没做核酸检测了。

人们赶紧喊来核酸机构捅一下,结果不捅不知道,一捅吓一跳,这群大白里居然有人是阳性!

11月27日,兰州市城关区就此事向公众做出答复:

11月26日,我区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采样过程中,在小区居民的要求和建议下,本着“安全第一”原则,采样队现场对工作人员核酸情况进行了查阅、并做了抗原检测。经查阅,采样队工作人员白某某最后一次核酸阴性记录为11月24日,抗原检测显示其结果异常,其他人员结果正常。

网友们直接炸了,有的人质问,大白成了传播者,谁来负责任?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南方某省会城市。

11月24日早上,该市一小区业委会收到通知:小区内有15人核酸结果为阳性。对此数据,小区里的人都感到非常诧异。后来在居民的强烈要求下,该小区所在的居委会立即申请对核酸结果显示为阳性的15人进行复检。当天除4人结果未出外,11人复检结果全部为阴性。

在25日的疫情发布会上,官方表示会严查此事。但这种乌龙事件,还是吓坏了不少人。

无独有偶,重庆前些日子也出现了核酸检测的乱象。

两周前,重庆市南岸区,大白也是到某小区做核酸,结果漏了四根装有样本的试管,被小区居民捡到了。

而根据南岸区卫健委11月26日的通报,该批次样本送至区疾控中心检测,相关人员也未及时发现样本缺失。

这就有意思了,现场采样缺失样本,为什么到了疾控中心这第二道关卡还是没能发现?样本缺失,为什么最终还是能在后台正常更新核酸检测结果?

甚至更离谱的是,有郑州市民发现,在“郑好办”App核酸检测结果查询页面的“老幼助查”一栏,输入“奥特曼”“白骨精”“喜羊羊”等名字,身份证号一栏输入,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采样时间和检测时间还精确到秒。

这些乱象归根到底的一个深层问题其实是,在一项每天都有上亿人参与的公共事业中,谁来保障和监督核酸检测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决定你能不能出门,要不要居家隔离,会不会成为感染者的说到底只有一个虚拟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