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习总书记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近年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使命,切实发挥全省职业院校“龙头”作用,立足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主动将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全力做好招生扶贫、技能扶贫、就业扶贫、对口帮扶四篇文章,为全省脱贫攻坚、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用生动的实践谱写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的精彩篇章。年12月,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年度省直和中央在甘单位帮扶工作考核等次评定结果为“好”。荣获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和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01招生扶贫——让学生“进得来、有学上”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个家庭成员掌握一门技术,极有希望实现脱贫乃至迈向小康。学院对结对帮扶的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有参加高考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招生计划和优势专业方面实行的倾斜政策进行了解读,坚定了他们报考入学的信心。目前琥珀镇籍就读学院学生有40余名,他们选择了喜爱的专业,并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发放公寓用品;优先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确保优质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入学典礼上,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郑绍忠讲到学院将保证贫困地区学生“进得来、有学上”,鼓励这些学生要学好技能,争做“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新时代资环人。学院以“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精准资助顺利完成学业”为目标,积极响应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全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17个插花贫困县,完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启用数字化迎新系统创新新生申请绿色通道的方式,加强数字化绿色通道的宣传和解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前可登录网上自助绿色通道系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绿色通道”申请项目,实现资助工作前移至新生录取阶段,同时,通过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国家资助政策简介》和《给新生的一封信》等资料介绍国家和学院资助政策、开通咨询热线,安排工作人员对新生进行网络和热线电话咨询解答,做到资助政策早知晓。近三年学院录取贫困地区学生占省内总录取人数的9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占省内总录取人数的26%,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优先资助、重点资助、精准资助、全程资助,实现贫困学生%获得资助,有效扩大了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确保在校期间生活无忧,安心就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招生宣传02技能扶贫——让学生“学得好、精技能”学院紧盯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办好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着力构建深度融入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了安全、采矿、地质、化工、测绘、机电、冶金、电力、水利、珠宝加工等15个专业群,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符合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需要。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把学生的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岗位任职要求、企业用人需求相对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有效对接,把“学校像企业、教室像车间、课堂像工段、教案像图纸、作业像产品、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的要求落实到育人全过程,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就业能力。整合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年暑假期间,学院帮助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开办贫困人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余名两后生进行了为期30天的培训。学院组建了6名优秀专业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结合实际需求编制了专门的培训教材,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确保培训工作高效率、高质量。
技能培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贫困人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班开班仪式
03就业扶贫——让学生“就业优、岗位良”学院建立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及残疾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不断拓宽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搭建了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资环学院分市场和学院智慧就业云平台等毕业生就业平台,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选择。学院针对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实行“不就业、不脱手”的帮扶政策,精准掌握建档立卡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残疾学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情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在校期间,就业工作处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有针对性的对我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组织专场招聘等帮扶,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明确职业教育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