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白影像8090年代兰州人的生活状态写 [复制链接]

1#

借助影像,我们可以回到细节生动的往昔。记忆里的兰州,有时间的烙印,有年代的印记,无论多么短暂的一瞬,也无论多么渺小的场景,能够留存下来的,就是历史。

城市的客厅曾经是会场,旗帜和呼喊已定格多年。

当年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在车流滚滚中成为过去。

时光深处,城市的记忆模糊成了黑白!

没有高楼耸立,没有车流拥堵,这样的时光需要重复吗?

过往不久的岁月,有时候你无法想象。

不管做什么,方便就好,无论啥样的日子,温馨就好。

记录时间的胶卷,最终被时间记录了。

日子就这么熬过来了,回头看,已淡了那些艰难。

公园还是那个公园,人群已不是那些人群,情景也不再是那个情景。

扯块布料添件衣,当年的母亲们,总的掂量很久很久。

下馆子先得下决心,尝个味道解个馋,光阴还的省着点过。

三代人的十二平米,局促已成过去,温暖时常怀想。

挤就挤吧,既然要前进,就不要在乎拥挤。

没有红绿灯的年代,秩序靠人维护,也靠人心维系。

习惯了筏子的速度,这快艇能坐的住不?

铅与火,曾经用来记录历史,现在已经变成历史。

他们的孩子也该这么大了,世界还像从前一样吗?

过往年代的惬意,我们能体味的到吗?

信息时代的沟通,不是都发生在写字楼里。

在母亲膝头小憩,什么累就都没了。

唱秦腔有没有市场?棚子里人挤满着呢!这把式吼得咋个样?

兰州武威路进行旧城区改造,使街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拆迁动员会,讲政策讲秩序。

老房子虽然住习惯了,改变还要接受。

年7月22日6时44分,甘肃永登七山乡发生5.8级地震。地震造成14人死亡,人受伤,人无家可归......道路堵塞,山体滑坡毁坏大量农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人们用自行车抢运救灾物资。

保护好孩子是首要任务。

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春节前后的“民工潮”是兰州火车站的一大景观。

年12月18日,民警刘晓东因追捕持枪歹徒壮烈牺牲,被授予“一级英模”,安葬之日,兰州万人相送。

年,永登秦王川,村民吃水要从十几里外用驴车拉回来。

殷实人家的日子,也经不起时间的洗磨,小楼上已经没有风景。

名字可以比西子的地方,很长时间都在凌乱之中。

常常会想起清贫的日子,前街后院的邻居,如今都去了哪里?

从田畴到高楼,中间地带,总是一片繁忙的工地。

谁说咱隐退不问世情?“民国大事”尽在掌握。

巴望着来点生意,且顾住老少光阴。

大碗里的市井,马路边的市井,兰州人朴素的市井。

当年的甩卖声,积攒出今天的好日子。

老曲子早没人喝了,老弦子咋还响着呢。

生命的光彩无时不在,夕阳的旋律动听动人。

幸福的含义并不复杂,你的笑脸就是注解。

老人家还忙着谆谆教导,道路上人们已行色匆匆。

苦水变甜水,草川变新田。

谢谢辛老能够留给我们这么多珍贵的影像,

让现在的我们还能够看到过去的兰州。

摄影者:辛国英,年生,甘肃临夏人。年毕业于甘肃省联合中专。《兰州日报》摄影记者,兼任东方文化艺术学会理事,甘肃省中老年摄影艺术家协会教育部主任,兰州现代摄影学会副主席。

来源:乐活兰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