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兰州新区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按照个体工商户的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等情况,将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型及名、特、优、新四类,并明确分型分类帮扶的具体措施,引导和支持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三型”个体工商户的分型标准。基于登记注册、信用监管、税务、社会保障等数据,将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明确了三种类型的具体判定标准,提出了不得进行分型划分的6种情形。依据《方案》,“四类”个体工商户分别为:“名”即知名个体工商户,满足具有一定知名度、获得全国、全省“先进个体工商户”称号等6项条件之一的;“特”即特色个体工商户,具备从事行业中具有特殊价值、存在特别贡献等5个条件之一的;“优”即优质个体工商户,具备长期诚信经营超过一定年限、获得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店”等9项条件之一的;“新”即新兴个体工商户,具备率先从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或数字经济相关产业链生产经营活动等条件的。此外,《方案》明确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认定方式。个体工商户根据属地原则,进行自主申报,由园区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对有代表性、亟须进行保护、具有导向作用的个体工商户,如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村工匠、退役军人创业者、行业领域内优秀代表人物等,相关部门组织推荐,由同级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同时规定,对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可以适当放宽分类来源。根据《方案》,新区将聚焦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发展特点和突出诉求,着眼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以分型提供差异化帮扶,以分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政策精准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的稳定经营能力,提升个体工商户经营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更好发挥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助力个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新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创新出台政策举措,多措并举帮助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7月31日,兰州新区在册经营主体户,同比增长35.29%,其中个体工商户户,占比52.66%。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昕